楞严经第十卷释义

时间:2019-07-16 14:20:56 编辑:姚力

楞严经楞严经讲解楞严经讲义


阿难当知是得正知奢摩他中诸善男子。凝明正心。十类天魔不得其便。方得精研穷生类本。于本类中生元露者。观彼幽清圆扰动元。于圆元中起计度者。是人坠入二无因论。一者是人见本无因。何以故。是人既得生机全破。乘于眼根八百功德。见八万劫所有众生。业流湾环。死此生彼。祗见众生轮回其处。八万劫外。冥无所观。便作是解。此等世间十方众生。八万劫来。无因自有。由此计度。亡正遍知。堕落外道。惑菩提性。二者是人见末无因。何以故。是人于生。既见其根。知人生人。悟鸟生鸟。乌从来黑。鹄从来白。人天本竖。畜生本横。白非洗成。黑非染造。从八万劫。无复改移。今尽此形。亦复如是。而我本来不见菩提。云何更有成菩提事。当知今日一切物象。皆本无因。由此计度亡正遍知。堕落外道。惑菩提性。是则名为第一外道立无因论。

正知奢摩他。凝明正心。皆想尽之相。外魔皆因心召。想尽。则天魔不至。唯修禅失趣。狂解妄计。所谓心魔也。生类本。即同生基也。于本类中生元露者。于同生基见己行元也。幽清动元。即行元也。穷究生类之本。但见行阴幽清圆扰。为生之元。而不穷识阴本末。遂坠二无因论。外道有一种无因论师。行人于奢摩他中。谬生计度。不觉便堕其中。非自立无因论也。本无因者。前际无因也。生机全破者。行阴披露也。由行阴披露。六用不行。故乘定中眼根功德。见八万劫中众生随业波流。湾是旋转。环是循环。八万劫前冥然不见。妄计冥无所观处。为冥谛。为自然。不知己之见量有限。谓诸众生本无而有。由计本无。则亡却正遍知性。堕落邪见中。末无因者。后际无因也。谬执生根。不达化理。以人竟为人。乃至黑竟为黑。无复改移。因而例我本不见道。末亦无成。是末无因也。结文本字。合是末字。盖执本无因。故执末亦无因也。一切无因。谓一切本来自然而然。此由未见识阴。不知十二类生各命由绪也。此种正所谓自然外道。计一切法自体本然。不藉因缘。盖谓无因自有。非谓一切断灭也。

阿难。是三摩中诸善男子。凝明正心。魔不得便。穷生类本。观彼幽清常扰动元。于圆常中起计度者。是人坠入四遍常论。一者是人穷心境性。二处无因。修习能知二万劫中十方众生所有生灭。咸皆循环。不曾散失。计以为常。二者是人穷四大元。四性常住。修习能知四万劫中十方众生所有生灭。咸皆体恒。不曾散失。计以为常。三者是人穷尽六根末那执受。心意识中本元由处。性常恒故。修习能知八万劫中。一切众生循环不失。本来常住。穷不失性。计以为常。四者是人既尽想元。生理更无流止运转。生灭想心今已永灭。理中自然成不生灭。因心所度。计以为常。由此计常。亡正遍知。堕落外道。惑菩提性。是则名为第二外道立圆常论。

此单计迁流不住者为遍常而起常见也。行阴生灭相续不失。故名常。由计四种遍一切法。故名圆。遍即圆也。故首标遍常。后结圆常。四种者。一心境。二四大。三八识。四行阴。由妄计行阴为生灭圆元。遂于心境四大等。皆计为常。一者计心境常。想破行现。乘此心开。穷研内心外境。本元何自而有。穷之不远。但见二万劫前无因自有。二万劫内生灭不断。不计劫外断灭。唯计劫内相续为常。二者计四大常。万法皆从四大和合而成。作意穷之。见四大性常。故计众生体常。四万劫者。所穷之法稍广。故劫数倍前。三者计八识常。根指根中之识六识也。末那。即第七识。执受。即第八识。集起名心。思量名意了别名识。六根及末那执受。通举八识也。心意识中本元。即识性也。谓其恒常。众生依之。循环而住。不曾散失。此认识神而妄计也。所穷八识。法门深广。倍前四大。故所知劫数亦倍于前。四者计行阴常。据想元尽处。认为五阴俱尽。据行阴露处。认为圆明精心。唯佛眼观之。乃知此为行阴耳。想元。想阴也。生理。行阴也。妄谓流转生灭。皆属想心。今已永灭。则不生灭理。自然属行。不知行阴即生灭根元也。但见行阴生理。无彼粗重流转。遂谓生灭已灭。不知流注生灭。宛然全在。非遍圆而计遍圆。非真常而计真常。故堕邪觉而失正觉。

本文链接:楞严经第十卷释义

上一篇:楞严经白话文卷二

下一篇:楞严经抄写的功效有哪些

友情链接:

楞严经在线网

© 2018 楞严经在线网 版权所有      浙ICP备15039727号-58     网站地图

经藏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