楞严经在线网
楞严经在线网
基本佛法 类品述说·三十七道品 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您认识佛教吗 说吉话祥
主页/ 佛学基本知识/ 文章正文

信愿到怎样的程度才算是真切?

导读:信愿到怎样的程度才算是真切? 蕅益大师说,要厌离自心之秽,欣求自心之净。自心之秽,即见思烦恼,它是轮回的根本。断见思,即出离六道,成阿罗汉。见思难断,我们求生极乐同居土,只须伏住,即大师所说“厌离...
信愿到怎样的程度才算是真切?

蕅益大师说,要厌离自心之秽,欣求自心之净。自心之秽,即见思烦恼,它是轮回的根本。断见思,即出离六道,成阿罗汉。见思难断,我们求生极乐同居土,只须伏住,即大师所说“厌离:”要把名利、声色、饮食、衣服、赞誉、供养种种顺情境界,都看成是毒药毒箭。印祖说,虽未断烦惑,而烦惑不复用事(即伏住见思烦恼)。

印祖又把娑婆世界比喻成粪坑、牢狱,黄念老也说世间难舍之物都像是癌细胞,因此世间万缘,包括冤亲爱恨,色身寿命,甚至是咒名圣像,都不要留恋,全放下。

净空法师说要彻底放下:自私自利,名闻利养,五欲六尘,贪嗔痴慢,统统放下,一句佛号念到底,没有一个不往生的。又强调说,顺境不贪恋,逆境不嗔恚,方为信愿真切。往生同居土,就有把握啦,条件够啦!如果世间、出世间一切法哪怕还有一样放不下的,还有分别,还有执着,就不是真信切愿,念佛再多也不能往生

净土法门万修万人去,关键就是在真正放得下。放下不仅是在命终时,而更是要在现在;不是在事上,而是在心上。真正放下了,临命终时才能“心不颠倒,”心不颠倒是能不能往生的重要条件。不能“厌离,”不能“放下,”原因正如印光大师所说,不知娑婆实在苦而极乐实在乐。

黄念老也说只因对此世界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认识不深,体会不切。此外,特别要指出的是,现在不少人甚至认为,修净土不需要伏烦恼。对此观点,蕅益大师早就责问过:生同居,虽未断惑,可不伏惑吗?世尊在《观经》中特别强调要修三福,其中初福即有十善,要不贪不嗔不痴,是净业正因。而贪嗔痴三毒就是见思烦恼的代表。可见,修净土怎么能不伏见思烦恼?千万不可自误误人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