圆瑛大师讲楞严经卷一

时间:2019-08-01 14:45:21 编辑:李梦姿

楞严经楞严经讲解楞严经讲义


甲八 说时前后

已知此经,宗趣圆极,未悉说自何时?诸家注疏判时不一,亦各有据。今先明贤首三时,后再审定。三时者:一、日出先照时:为圆顿大根众生,转无上根本法錀,名直显教;令彼同教一乘人等,转同成别,如日初出,先照高山,即《华严梵网》会也。二、日升转照时:为下、中、上三类众生,转依本起末法錀,名方便教;令彼三类人等,转三成一,如山地有高下,故照有先后,于此一时,照有三转:初转时,为下根众生,转小乘法錀,名隐实教。令彼凡夫外道,转凡成圣,如日升初转,照于黑山,即提胃阿含会也。中转时:为中根众生,传三乘法錀,名引摄教;令彼三乘人等,转小成大,如日升中转,照于高原,即方等深密会也。后转时:为上根众生,转大乘法錀,名融通教;令彼三乘人等,转权成实,如日升后转,普照大地,即妙智般若会也。三、日没还照时:为上上根众生,转摄末归本法錀,名开会教;令彼偏教五乘人等,转偏成圆,如日将没,还照高山,即法华、涅槃会也。以上三时,共有五会,与天台五时,若合符节。

今按此经,义理因缘,通于前后,未能的指何时,若据弹斥经义,应属方等会。经云:‘汝等狭劣无识,不能通达清净实相,吾今诲汝,当善思惟,无得疲怠妙菩提路。’又告阿难言:‘汝先厌离声闻缘觉,诸小乘法,发心勤求无上菩提,故我今时,为汝开示第一义谛,如何复将世间戏论,妄想因缘,而自缠绕。’此皆弹偏斥小,意令舍小入大之文。

若据匿王年龄,应属般若会。匿王与佛同年,经中匿王自述:‘变化密移,我诚不觉,寒暑迁流,渐至如此,于今六十又过于二。’佛六十二岁,正说《般若》之中。若据小乘求成佛道,诸圣各说本门,耶输已蒙受记,善星琉璃事迹,则此经应在《法华》之后。据上诸文,皆以本经为证,不得别判一时,须知说不一时,通前后际,结集者,类为一聚耳,何必强判,以滋诤论?如定欲判属,则应从多分之经义,判归中转时,方等会。八说时前后竟。

甲九 历明传译 分四  乙初 主译人  二 译语人  三 证译人  四 润文人 今初

唐中天竺沙门般刺密谛译

唐,是朝号,纪时也。按译经图记,此经翻译在唐朝,则天罢政,中宗嗣位,神龙元年,五月二十三日此应是开始译经日。中天竺,是译主生处。天竺乃西域国之总名,译为月邦,有圣贤继化,如月照临。地当南阎浮提中心,即今之印度,有九万余里,分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中五区,共七十余国。师乃中天竺人,未详何国。沙门,乃出家修道者之通称也,此云:勤息,谓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嗔痴。又云:‘识心达本源,故号为沙门。’是则沙门二字,故不易称,若不修戒定慧,未断贪嗔痴,一心本源未达者,皆愧称为沙门也。译主则堪当此称。又有四种沙门:一、胜道沙门,修行证果者。二、说道沙门,宏法利生者。三、活道沙门,持戒修身,以道自活者。四、污道沙门,不持戒律,败坏佛门者。译主则属前三种。

般剌密谛,译主别名,此云极量,乃才智僧也。译者,易也。翻梵字为华文,翻梵音为华语,所以有翻字、翻音之别。西域语字,与此全殊,若观梵本,音字俱不翻,非惟不知其语,兼亦不识其字。须先随其音,以此方之字易之,名为翻字,方可读之,但同密咒,翻字不翻音,仍不知其为何等语,必须兼通两国言音者,一一变梵音为华语,谓之音字俱翻、如诸经文,可以识言词明义理也。

特科为主译者,乃译场之主也。此经藏于龙宫,因龙胜菩萨,至龙宫说法,见龙藏中,有此一经,披阅之下,叹为希有,特默诵而出,以利阎浮众生,录呈国家,亦视为希有之法宝,藏诸国库,禁传诸国。此经未来,盛名先至,因有梵僧,见智者大师,所立三观,谓与彼国《楞严经》意旨相符,由是智者西向拜求天台山之拜经台仍在,一十八年终未得见。译主志益此方,初次匿经东来。被守边官吏查获,不许出国,而宏法之愿愈坚,精进愈力,乃用极细毡,书写此经,剖膊潜藏,迨疮口平复,再请出国,关吏搜查不著,乃得航海而来,于唐神龙元年达广州,适房相谪在广州,知南铨事,请于制止寺,剖膊出经,译成速回本国,以解边吏之难。因译主潜藏出国,国王罪责守边官吏,故速回,愿以自身承当其罪。夫译主冒禁艰苦,不惜身命,正所谓重法轻身,功莫大焉!我国众生,均沾法施,虽功成身退,未可忘其功,而泯其名,故宜首标,以重元勋也。

乙二 译语人

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

乌苌国名,《奘传》名乌仗那,华言苑,即阿输迦王之苑囿也。旧称乌场,在北天竺。弥伽释迦,此云能降伏。译语,即翻音,将梵音变成华语,定言词成章句,厥功亦伟,故宜并列焉。

乙三 证译人

罗浮山南楼寺沙门怀迪证译

古本有证译人名一行,今为加入。罗浮乃山名,在广东省,为名山之一;南楼寺迪师所住之处。迪者,进也,其师字以怀迪,取其常怀精进之意。证译者,谓于音字之中,总为参详校正。以师久习经论,备谙梵语,前二师虽兼美华文,以乍来此方,恐未尽善,经师证明,可谓尽美尽善,亦未可泯其功也。

乙四 润文人

菩萨戒弟子,前正议大夫,同中书门下,平章事,清河,房融,笔受。

菩萨戒者,大乘戒法,十重、四十八轻,通在家者受之。梵网经云:‘欲受国王位时,百官受位时,应先受菩萨戒,一切鬼神,救护王身,百官之身。’房相遵之,以菩萨为兄,以佛为父,故称弟子,此法衔也。下乃世职,前者,先也;正议,史称正谏,乃言官之名;大夫者,大正风化,扶树人才,有维持世道,举荐贤能之责。

本文链接:圆瑛大师讲楞严经卷一

上一篇:楞严经卷二是什么意思

下一篇:101 我父亲有什么恶业才会遇上多次被强盗抢劫的情况?

友情链接:

楞严经在线网

© 2018 楞严经在线网 版权所有      浙ICP备15039727号-58     网站地图

经藏网